如照片所示,這是皮膚的原發病灶膿泡(pustule),是細菌突破皮膚屏障造成小小的膿包,為淺層細菌感染。皮膚最外層的角質細胞上本來就有細菌,狗狗有,貓貓有,我們人類也有,這是共生的狀態。但是若皮膚不夠健康(體質/過敏或是皮膚需要的養分不足/內分泌異常),住在皮膚表層的細菌就有可能造成病灶形成膿泡。
全身只有零星偶發的幾個膿泡,治療上選擇使用抗菌洗劑,直接搓洗按摩細菌感染的部位以及全身~ 同時搭配皮膚所需的營養保健食品,來增強皮膚屏障功能。
過敏動物的多重模式管理(multimodal management)如圖所示,治療感染/適當洗劑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商品,使用知名大廠配方恰當的必需脂肪酸(同時含有omega 3 及 omega 6)來增強皮膚屏障,此外,在任何有搔癢問題的動物,我們都會確認毛小孩有 100% 外寄生蟲預防用藥的給予。
搔癢在一歲之前就發病的,獸醫師通常會懷疑食物過敏!搜集好所有妮妮目前在使用的所有食物零食營養保健食品後,搭配偶爾肚子咕嚕咕嚕叫、放屁的臨床症狀,這些都支持獸醫師/主人進行下一個步驟:食物排除試驗(elimination diet trial)。
食物排除試驗需要全家大大小小的 100% 配合,吃到不是飲食計畫裡面的食物選項,八週的食物排除試驗就從新計算。在有些家庭環境中,任何因素(狗去吃貓飼料、狗外出散步去吃流浪貓的食物、狗狗自己打開零食櫃找東西吃、跑到餐桌上打開密封罐吃餅乾、小朋友吃東西掉到地上被狗狗吃掉、開始尋覓垃圾桶裡的食物包裝、年長的長輩你一口我一口跟狗狗一起用餐……)有些時候是無法進行食物排除試驗的。所以侯醫師其實會問到家中有幾個人、幾歲、有無長輩、長輩有無失智症… 狗狗外出散步是否需要戴嘴套、去美容院必須完全禁止零食等等,因為每個進行食物排除試驗的家庭,我們要維持兩個月同一種食物+水,做不做得到需要所有家人/貓貓/狗狗的完全配合。
所以在第二次的發病,我們做的事情相對的比第一次更多。
對症治療使用安癢快(apoquel, Zoetis),這次較為嚴重的淺層膿皮症只用第一線抗生素 cephalexin。食物跟主人討論過後改為水解蛋白飼料。外寄生蟲預防用藥,這是大家會忽略的。使用『水解蛋白』配方一錠除(Bravecto, MSD)來預防跳蚤/壁蝨的感染,使用未經調味的倍脈心(Milbemycin, Elanco)做為每個月的心絲蟲預防藥。
我們用搔癢的圖表來表示,最上面的紅線代表的是搔癢評分表,愈高表示愈癢。下面同時進行的五個變數,分別代表是止癢藥安癢快,藍色愈高表示使用頻率愈高,皮膚營養保健品使用適當的必需脂肪酸,食物使用水解蛋白,抗生素(要用抗生素就給好給滿!!!),最後一個是抗菌洗劑。
疊在一起的疾病,病灶分佈、騷癢程度等,並無法準確判讀原發疾病的影響,所以先把二次性的細菌感染控制下來。
四週的抗生素使用,及安癢快的治療,停抗生素前的回診照片如下,腹部皮膚再次粉嫩~
搔癢指數在開始使用安癢快、抗生素後就顯著下降,十二月份相對穩定。2019年一月份開始改為2-3天一次,時間軸拉長一看,其實就可以看出一些感覺囉!
2019年二月份前半部是穩定的,在食物排除試驗也順利的來到第九週~持續使用抗菌洗劑、高品質必需脂肪酸、還有水解蛋白食物。
然後,妮妮皮膚就大爆發了……
來到醫院的當下,就是過敏出現的一個臨床表現,是一個結果~
那,為什麼?會變成這樣子呢?
使用安癢快將急性搔癢穩定下來,同時增加洗澡的頻率。
穩定下來,一個月之後,這次妮妮呈現全身立體疹子(蕁麻疹,urticaria),摸起來就像釋迦這樣一顆一顆的~
這次,在問了十個問題之後,主人大概自己有方向,慢慢說出,他應該是吃了牛肉… 然後變成這樣子!
謝謝妮妮當今天的主角,來解釋食物過敏的故事,希望大家有多認識一點食物過敏。